写这篇读后感之前特意搜了下作者包柏漪的照片。书已读完,却还不知道作者的样貌,有些不妥。
我想象的她是雍容华贵款的,像彭国母那样。也许是受《春月》这本书封皮的影响——淡绿配暖黄的中央稀洒着个民国女性的后侧脸——得是多么温柔的一个人。看到作者的照片后却发现与我的想象不那么一致。虽然包已年逾古稀,但照片中年轻的她和如今的美籍华人有着同样地“范儿”。那种小而亮的有着东方特色的神秘眼睛,加上欧美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巨大笑容,和文中所营造出的中国旧社会中温柔的、保守的女性氛围大相径庭。也难怪,她一定要来到中国,伏案通读有关中国的书籍,然后用六年才完成这本书。
小说其实是很好读的。有个著名的“桥段维基百科”叫TV tropes。它的内容是总结各类影视作品或小说中出现的剧情,然后再细分为桥段。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只是这些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罢了。桥段为人所熟知,行云流水,朗朗上口。相对于拥有大量新名词的学术书籍,或者社会学类、哲学类的文章,读小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会有理解问题。而人们读小说时暴露的弱点往往是占线拉得太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情节连不上,看到后面,前面已经出现人物的名字和关系也忘记了。
实不相瞒,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去年夏天的时候,当时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看着书中张家女眷们讨论着三寸金莲而发笑,我能想象出她们聚在庭院一侧,用扇子或者袖襟遮着脸窃窃的样子,一细绺头发垂下。空隙间我摘下墨镜举目四望,健康的德国人穿着少得不能再少的bath suit,哗啦哗啦在湖里拍水嬉戏。再回到书中,又是“轻颦双黛螺”的模样。后来,因为忙着毕业论文的事,只看了第一章就把书放在一边。回国时带着。在国内准备出去旅行的时候,嫌沉,装包里了又拿出来。等回来了,终于可以酣畅淋漓一把,用了三天就看完了全书。
故事的情节不是那么饱满。看故事也是看历史,历史没交代清,故事的背景就不自然。美籍华人手下的中国故事,尤其是六七十年代的新中国故事,让我想起了意大利人拍的、里面有位极似毛泽东的演员的《末代皇帝》,虽然在电影里那个角色并不是主席。还有红卫兵的镜头。总觉得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或者说,没有真正“社会主义经验”的人对社会主义过于敏感,或者说是带有一种嘲讽式、夸张式的敏感。
我之前不理解,因为没有感同身受过。但这次回国,我看着满街的红色标语,我有点不适应。我想象着这些标语换成德语挂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是什么景象。
书中的允坚移民美国后,在七十年代回国探亲坐火车至苏州,下车后被列车员追上说他买的烟忘拿了。他道谢,习惯性地摸口袋准备拿小费,才想起给小费是“资本主义的陋习”。
“他已经回国三天了,他应该记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谢和给小费同样不合时宜。道谢是封建余毒,因为人家不过是尽到了同志式的义务,高高在上地表示感谢反而是一种侮辱。”
……
“这里的十字路口也同样竖立着巨大的广告牌——上面不是画着身穿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人物挽手前进,就是红底黑字的主席书法,号召同志们团结起来。”
……
书中的家族史,也从一开始婉约的调调一直升到了书末喊口号的年代,群情激昂。我佩服主人公春月。她历史感太重了,不诉苦,不怨天尤人,不被生活左右,守着她的秘密。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能憋住秘密也是意料之外的大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