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书影三余

第两百部电影

《六楼的女人》是我在豆瓣“记录在案”的第两百部已看过的电影。

前一阵子随意换台时恰巧看到央视电影频道在播,无奈发现时已经不是开头了,只好放弃,今天在网上找来从头看。

电影讲的是巴黎的某位中(老)年富豪让路易一直与妻子过着不好不坏的既平庸又富裕的生活,直到家里换了新的女佣玛利亚,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由此他认识了一群住在六层的西班牙女佣,她们虽然贫穷,却用热情感染了他。某天因为误会他被妻子赶出了家门,无奈之下住进了他在六层废弃的房间,里面都是一些过时的“破烂”,房间虽小虽乱却很温馨。

闲暇时男主角便与女佣们唱歌、聚餐、去教堂、去郊游。他喜欢玛利亚,也与其他虽性格迥异却热忱爽朗的女佣成为了朋友。直到玛利亚不辞而别。三年后,已经离婚的让路易开车去西班牙找到了她,两人相视一笑,便至剧终。

电影的色调和配乐有一种古典美。包括男富商家里豪华的家具、街道两旁的房屋,颜色虽不是刺眼的明亮,但在微冷的滤镜下却有着极高的饱和度,黄就是黄,绿就是绿,让人心旷神怡。

我以前是个不爱看电影的人,原因就是我觉得把很长的一个故事溶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长里,很多东西刻意地或不刻意地不被表现出来,需要观众根据自身的阅历和看电影的经验来猜,实在太难了。看电影本身就是一个休闲活动,这样的事情还要让我浪费大量的脑细胞,我何苦呐!

后来逐渐看了一些电影,虽然依旧不多,到现在仍然不过两百部,却渐渐懂得了如何去“猜”那些导演遗漏的地方。说猜,不如说是知道了如何理解那些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接纳了这世上存在着的许多与自己观念不同的观念、与自己逻辑不同的逻辑。

要是在以前,我一定会对这种电影嗤之以鼻——让路易怎么就喜欢上玛利亚了?这种赞扬美好的第三者爱情的三观都去哪里了?最后的结局他俩到底在一起了吗?

然而现在我懂得了用自己的想法去过渡导演们有意避开的一些情节,影片不再像以前那么“楞”,我不再像以前一样把整部电影分割成一块一块、每一部分都要求有因有果并论据充足。并且随着个人经历的增加,也更了解了那些可说可不说、模棱两可的情景。

有些事本身就是顺其自然而发生的,有些事本身就是没有结局的。事情的衔接是要靠自己的内心去感受。经常在网上看观众对影片情节的讨论,有的是这个想法,有的却坚持认为导演的意图是那样,想太多的人说想太少的人肤浅,想太少的人嫌想太多的人阴暗。可我觉得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猜对和猜错,不管是影片还是生活,都没有标准答案,谁也不能说第一位哈姆雷特就比第一千位更怎么样。而那些看不懂的情节、没有交代的结尾,不要较真,一笔带过。生活猜不透,亦不断延续

电影,炒饭,暴风雨

星期天的午后,听见窗外隆隆的雷声,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已经暗了下来,一场雷阵雨又要来了。屋里只点了一盏台灯,还有电脑发出的光,一片深沉之中却不那么刺眼,明暗总是互补的。

感觉到雨的气息就想写博客,不知道这算不算条件反射,还是说,这些看似十分孤寂的物质,本身就是相通的。把梳着的头发散下来,靠在椅背上,把头绳抛在桌子上,再把箍久成型的头发随意揉乱,太阳穴顿时松弛下来,舒服。

中午看了部土耳其电影,叫寂寞芳心,男主是个厨师,所以食物的镜头必不可少。看到一半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去做了个炒饭,配了几块炒鸡蛋(第一个鸡蛋还因为看管不力滚下桌子摔碎了……),盛在盘子里,撒了胡椒粉和我最爱的番茄酱,以我的水平来说已是非常完美。一边吃一边把余下的电影看完。

男主人公一直是独身一人,解释一下吧,白天是独身一人,晚上可不是。在终于遇到令他心动的女主人公并和她交往一段时间后,还是因为害怕别人闯进他的生活而选择分手,之后的日子他一直在思念她,只是许多年之后他们再相遇的时候,女主人公已经结婚并移民,还有了个三岁的可爱女儿。我又能说什么呢,是对这样的男人说活该,还是应该从心底理解他。话题又回到了俗气的两性关系上。要我说,这种关系既复杂又简单,只是如果叙述出来,恐怕谁也理解不了。

雨下下来了,电闪雷鸣,乌黑一片。我突然想,如果一直是极夜模式,也就不会有每天黄昏时那种挫败感了吧?

这个天气太适合睡觉了,决定去睡一会,起来洗碗洗澡,然后等晚上的法网决赛。希望雨能滤去杂尘,带来新的希望。

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今天换了好久好久的主题,下载了很多新的素材,都不是很满意。结果绕来绕去还是用了以前用过的。虽然这个主题还是有一些缺陷,但是,我就继续忍受这些缺陷吧,总比让我接受新的缺陷好!其实这个网站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速度极慢,找不到好看的设计,管理麻烦,有时就差一个冲动就让我用回门户博客了……说到底还是我技术不精。哎,看能把我逼到什么份儿上吧。

今天又和某人说了极端的话,从社交网络上找到上一次短暂绝交时候的时间,是七周前。(多多记录生活是多么重要啊。)这次更加严重,拉黑了微信,删除了instagram。但是我不觉得我说的话都多么大的错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我从来就没想过要的太多,而你总是给我错觉让我觉得你认为我想要太多。我也知道你要什么,所以你不必说那些bullshit来迷惑我。如果我同意就范一些事,是说明我愿意,而不是因为你。如果我说的那些我认为shit的事冒犯了什么,我也不会道歉,我只是说出了我所想。我觉得我们俩都有点极端,却极端在两个方向上,不过也有可能是有些共同点的,只是我还是不明白。这一次你更狠一点。

豆瓣FM正在放almost lover,跟这首歌打交道太久了,真不是一件好事儿。下午看《断背山》,风景太美了,我想,虽然电影里充斥着虚构、编造的美好、造作的虚假,但这些虚构揉在一部作品里,却实际上很真,它们很坦然地告诉人们这是假的,不能相信。而真正生活的观众却没这么幸运,因为没有人会认真地告诉你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全靠演技,全凭猜测。最后有一句字幕说: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 我觉得,生活里少演一点,多一些自然的东西,会不会好很多。

今天在豆瓣看到个相册叫做:生活比电影难多了。就拿这个当标题吧。

————————————————————————————————————————

刚才点了发布然后页面无法显示,刷新之后这篇文章完全不见了踪影,草稿也没有。幸好!!!!!!!!我之前闲的没事想用谷歌翻译看看能翻译成什么玩意儿,就复制过去了。刚才试了一下粘贴还是这个内容。。。。。。。。。。。我靠好吓人。我要看看这网站还要怎么折腾我!!!

本想放两张电影截图压压惊。结果卡卡卡卡卡卡卡卡 算了算了算了。不是我烦躁,是不得不烦躁!看书去。

毫无根据的片段

今天居然把想做的正事都做完了。更多的时候,列计划对我来说基本等于白列,完不成又不会怎样,能拖就拖一拖。所以今天把所有待办事项一一划掉之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其实已经有点困了,但是为了纪念一下,特地跑来写博客。

除了干完了计划中的事,今天还看完了一本书。最近看书速率下降,这本小说大概看了一两周的样子。不过规避囫囵吞枣的好处就是阅读质量提高了,小说中前前后后的名字和情节都记得比较清楚。书名叫做《海》,出自上海译文出版社,作者约翰班尼尔。蓝色的书皮夹杂着一抹抹很好看的淡草绿色,是海里卷起的浪花,比白色更深邃更和谐,一如整本书的内容,波澜不惊又暗流涌动。内页纸质不错,字号适当,没有多余的内容,翻看得非常舒服。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加入了哲思,不像直接问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宇宙终极问题那样咄咄逼人,而是缓缓流露出这些想法,引人思考。

XX是谁?一种事物是因为另一种事物的存在和他们之间相互作用才存在的吗?可惜这个构想,我们每个人都没法做实验去验证。班尼尔说,我们是通过他人来感知自我存在的。玫瑰在黑暗中是红色的?在遥远星球的一片树林里,没有耳朵去倾听,那么那里倒落的树是否还有巨响?

我想,人类是不是又开始无意识地自大了。

不强迫是美德

不知不觉这一本摘抄本已经用了很多了。前一段时间看完了黑塞的《孤独者之歌》,很喜欢这本书,尤其是最后几页,虽然他的语气平平淡淡,但却掷地有声,一字一句都砸在心坎儿里。由于当时着急还书,没有把需要记下的抄写下来,只是简单地拿手机照了一下。今天注意到照片,终于把最后几页的内容誊到了本上:

感觉上黑塞确实受东方文化影响很深,他很在意在两极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说他到老也没能找到极致的中庸之道,我想应该是他对自己太苛刻了,好在他一直在努力着,把这一目标当做推动他的源泉。我崇敬这样的大师,因为他总是在从外界汲取,而不是热衷指点他人 。如果自己有什么想法,就在心里消化,或者写出来,让想了解的人了解,而不是强迫他人也接受这样的观点。这是我喜欢的状态。

其实就在今晚,又有人因为一些事企图说服我,说我不应该固执,要对别人敞开心扉,起因就是他说改天一起吃饭或者喝咖啡什么的,我说不想去,他说你是讨厌我还是什么,我说就是最近不想见人。我说的都是实话,我没有讨厌这个人,也没有针对他,但是我需要有一段时间完全不去见没必要非要现在见的人。我跟他解释了好久,我说我就是这样,你得让我喘口气。其实我认识这个人不超过三个月,我不爽的是首先他又是跟大多数人一样,随意借着自己的判断来评价别人、给别人定性。二是,他非要强迫我接受他的意见,就是我需要改变,我需要更温和地接受他人的好意。我靠,大哥,哪儿跟那儿啊,您哪位啊!!!

所以我特喜欢我遇到过的那些跟我说“我不懂,但是我理解你(的某种行为)”的人,并从心底感激他们。尽管有一部分确实因为某种差异而变得有些疏远,但是这是我完全可以接受的。世上人千千万,总有人跟你不在一个轨道上,而因此而产生的距离之美也是很奇妙的事情。相反,那些使尽十八般武艺把你拉过来抱着你自转公转的人,看似给了你最好的保护,但是,我靠,没有“看似”好么,想想就鸡皮疙瘩掉一地

在女性苦难日看给女性报仇的电影

打开了博客半天也不想敲字。大姨妈一来就变懒蛋,哎。

今天是愚人节。由于痛经在家休养一天。兜着热水袋睡了大半天,直到晚上才稍微好一些。

期间看了部法国电影,名叫《穿裘皮的维纳斯》,看得十分过瘾,在豆瓣评分上给了四分。我看了看今年的电影记录,不经意间已经给过不少四分了。但是看看那些名字,觉得这一部维纳斯比那些更有冲击力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刚看完的关系。

这是一部男权与女权拉锯的电影,每分每秒都扣人心弦。其中导演使用了许多艺术手法,比如剧中剧还有闭合的场景和只有两个人物的对话。我是外行人,不懂得分析其中的奥秘。只是作为观众,看到导演用看似简单的场景表达了男人和女人在内心深处希望掌控别人的欲望,十分巧妙。一开始女主角只是个被淋成落汤鸡的前来试镜的女演员,这位女演员看似浅薄,不学无术,这也让男主角,也就是正在挑选演员的戏剧导演所掌控。而男主角一旦给了女主机会,听到她说出第一句戏剧台词,他好像就被反掌控了。所以这部电影里充斥着掌控与反掌控。随着电影进行,这种角色互换更加深入。忘了说,实际上这部电影的主题很大一部分,或者说,主题就是关于SM的。但是如果细化,最后的场景是象征男人的男主角被绑在男性生殖器形状的耻辱柱上,动弹不得,有口难言,眼神惊恐,眼睁睁地看着女主在他面前放肆地跳舞。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部电影过瘾的地方。我认为导演在暗示男人总是因为自己有相较女人更为强势的生殖器而沾沾自喜、胡作非为,而就像电影最后的字幕说的:“上帝为了惩罚他,把他交给了一个女人”,他最终还是输在了他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上,他最终还是被女性所征服。

我觉得这部电影更厉害的地方在于,影片结尾放片尾曲和演职员表的时候,背景画面是欧洲的艺术画,画中全部是圣母抱着天使,白皙的皮肤,慈祥的微笑,柔和的眼神,色调温和。这与刚刚结束的电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反差相当大:一个是冷酷的女王,一个是恬静的女神。<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em;”>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也不玩捆绑啊滴蜡啊这个那个的。不过作为一名女性,看到这一整部电影塑造的笑里藏刀、玩弄强权、温柔与狠毒并存的女性形象,还是相当痛快的。

I am the rule

古怪的只有28天的二月的最后一天,完成了第一部书稿。名字叫做:韩中日经济三国演义——谁为胜者。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看了两个TED,都很精彩。分享其中一个:

这个视频的题目叫《玩转婚恋网》,但是内容比这个名字脱俗多了。讲的是这位理工科出身的聪明女人怎样通过分析各项数据来“破解”婚恋网站的。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位演讲者让我更加相信,高智商爱折腾的女性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All you have to really do is figure out your own framework and play by your own rules and feel free to be as picky as you want.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忘记了,只记得有一句台词是: I am the rule. 这些谆谆教诲无疑给我打了许多强心剂,让我在不自私的前提下,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开心地折腾而不必太过纠结于他人。欣慰的是我好像每一天都有进步。

2014年的六分之一过去了,继续锤炼吧。

有感于霍乱时期的爱情

几天前开始看《霍乱时期的爱情》,刚刚才读完。在豆瓣把“想读”换成“已读”的时候,看见篇书评,完完全全能概括出现在的感受:

“真的是看得出离愤怒了,在看100页的时候,我觉得他会在后300页给我惊喜;看到200页时,我觉得后面一半一定让人不忍释手;到还剩40页时我都对它抱有希望。看完真心想扔掉。”

直到昨天才看了一半,每读五十页就抱着后五十页一定有高潮的想法,今天一直在抽空努力看完——去给longweiz取德意志银行证明的路上一直在看,晚上看费纳第三十三次对决的时候也在看,还为此丢掉了几个好球的镜头——结果失望一个五十页接着一个五十页的到来。我甚至以为费尔明娜就是当年“强奸”了男主角阿里萨的人,幻想着作者能造出比这个更令人叹为观止的结局,想着自己大吃一惊地叹服“原来是这样”的画面,结果满怀希望一直看到最后一页,还是落到了完全没有共鸣的“一生一世”上。

单说故事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许多电影或者书籍都在以各种不那么合适形式和题材来标榜爱情。是不是只是因为爱情是最卖座的主题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把编出花儿的故事来往上靠,以迎合各类人群的喜好,再去轻描淡写地虚构出另一段故事来抹去这段主体故事中不那么体面的一面,或者连这步都省了,就像这本书一样。也许作者是在隐喻人性方面的问题,但可惜许多人只看到了书皮上被修饰的主语——“爱情”,妄想“我们可以老了再相爱”,难道人人都是男神心中的费尔明娜?多数人只是那些数不清的情人中的一把炮灰罢了。况且,阿里萨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倒胃口,他的心里已经畸形了。他通过不断折磨自己来让自己和对方明白自己的爱和付出,这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绑架。我能感受到年轻的费尔明娜对这种束缚的嗤之以鼻,实在惋惜她在暮年的就范。我宁愿更相信这是小说需要,不能入戏太深。有的人理解不到,费尔明娜到底是何德何能能让阿里萨迷成这样。但我可以想象一个男人处在这种自我折磨中的处境,那已经和费尔明娜、和爱情无关了,而是自己想征服自己的一种极端体现,他在自己想象中的世界里和对手厮杀,又被臆想中的困难打倒,永远钻不出牛角尖,女主角和所谓的爱情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仅仅因为“我拥有一份全世界最伟大的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这是许多虚构或非虚构情节中我最不齿的段落。我向来不相信长久的爱情,激情总会被平淡和消退的新鲜感带走,日久境迁之后剩下的是责任和习惯。但是如果连短暂的所谓的爱情都呵护不好,为了发泄自己的苦闷把伤害别人当做乐趣,这人活得就太猥琐了。加西亚在书中这样描写这类人:

世上的人分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他(指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不信任后面这种人:他们一旦越轨,便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于是四处炫耀爱情,就好像那时他们刚刚发明出来似的。而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也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他们从不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也不向任何人吐露秘密,反而装出一副对这种事漠不关心的样子,以致常常招来性无能、性冷淡,甚至不男不女的名声,就像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这样。但他们乐意将错就错,因为这种误解同样也能保护他们。他们是秘而不宣的共济会组织,全世界的成员都能认出彼此,根本不需要讲同一种语言。

猥琐在于这类人总是在猎取,把更多不明就里的性本善的人拉下水,共济会组织日益壮大。我费解的是,为何他们从来都不懂内部消化。可能“内部消化”有悖“会勾搭”的本意吧。

电影里经常有这种桥段:某个主角在有另一半的情况下在某个地点偶遇了一个异性,顿时产生了“这才是一生挚爱”的想法,就在ta被道德和冲动束缚,纠结是否应该喜新厌旧的时候(或者已经把喜新厌旧付诸行动),往往编剧会把ta的原配也给设计出轨了。这样观众就会皆大欢喜地想,这才是真爱啊,真是个happy ending!

我很理解类似“出轨”或者“移情别恋”这种想法。我觉得这是一种爱的本能,不必扣上太大的帽子。但是,这绝对不是宣扬爱的伟大的手法。何况,通过牺牲别人来达到这样的目的显得很窝囊。不是爱得天崩地裂吗?又何必虚伪地在乎那些在你们眼里不能称之为爱的感情呢——拉垫背的也拉得太残忍了吧!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我记到了手机备忘簿上,等着看完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之后来温存一下。作者是这么说的:“作为一个仍处在那孤独中的灵魂,他坚信自己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默默爱得更深。” 多么美的一句话啊。可是现在我只想说,请继续默默得深下去吧,请继续意淫吧,你因为怕孤独而非要选择孤独,那就继续自娱自乐吧——没那么多人陪你玩儿。